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,出现头目眩晕,视物昏花者称为经行眩晕。本病有因于虚者,多为血虚或阴虚,经时阴血更虚,故不能上荣于脑目;有因于实者,多为痰湿内阻,阻遏清阳,经期气血下注,气虚益甚,清阳不升,痰浊上扰而致眩晕。因本病有虚实两端,故治疗总则为因于虚者,宜益气养血,滋阴潜阳;因于实者,宜健脾化痰。
(资料图)
(一)问诊要点
本病每于经行前后或经期出现头晕目眩,脑转耳鸣,并随月经周期发作,经后症状缓解。问诊时应注意眩晕有无规律性,随月经周期发生,耳鸣头晕有无渐进性,是否伴有呕吐,呕吐是否为喷射性等。要与内科杂病眩晕、梅尼埃氏综合征及颅内肿瘤相鉴别。
本病的辨证要点应通过眩晕出现的时间及伴随的全身症状,以辨其虚实。若眩晕见于经行或经后,多为虚证,伴面色萎黄无华,经量少、色淡、后错为血虚;伴有烦躁易怒,口干咽燥,经少、色红,为阴虚阳盛;若眩晕见于经前,形体肥胖,呕吐痰涎者为痰湿证。
(二)分型问诊
1.血虚
问诊:经行或经后头晕目眩,经血量少、色淡,周期延迟。伴体倦乏力,面色萎黄或无华,心悸少寐。
治法:补气养血。方用归脾汤加减。
2.阴虔阳亢
问诊:经行或经后头晕目眩,耳鸣失聪,经最少、色红。伴烦躁易怒,口干咽燥。
治法:滋阴潜阳。方用天麻钩藤饮或一贯煎加减。
3.痰湿
问诊:经前始见头重眩晕,经行后渐缓。伴胸闷欲呕,或形体肥胖,平时带下量多清稀,纳少便溏。
治法:燥湮化痰,健脾止晕。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或温胆汤。
(来源:中医中药网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