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孤注一掷》:真实只是起点 用心才是关键

2023-08-16 17:17:45

来源:中工网

原标题:《孤注一掷》:真实只是起点 用心才是关键

2023年暑期档,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非常特别的一个节点。历经了3年的整体平静,今年的暑期档整体复苏,迎来了一飞冲天的契机。影片多、爆款多、题材丰富、话题性足,引得观众纷纷进入影院。近日上映的反电信诈骗主题影片《孤注一掷》,在正式上映的第八天,票房便突破了19亿元,尤为引人关注。

《孤注一掷》,这部话题严肃、叙事多线、群像刻画深刻的影片,可以讨论的点很多。如何能窥一斑而知全豹,如何能在不同切片中对影片再多一度观察和思考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。现在不妨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部影片。


(资料图片)

3个关键词为观众“种草”

《孤注一掷》的观影体验不同以往,后劲很足。如果要问“《孤注一掷》有哪些特别之处值得人们‘种草’”,答案或许离不开 3个关键词:写实的基调、残酷的背景、人性的微光。

写实,包括扎实的台词、朴实的表演、平实的剧情走向。影片的多线叙事,经历细密铺垫,推到了观众期待已久的“对决”阶段。影片中的角色,各自面对不同的结局:寻求救赎的,获得拯救;怙恶不悛的,受到惩罚;混沌度日的,噩梦一场。男女主角纷纷褪去常见的“主角光环”,还原成一个个平凡而倔强的人,让观众看到了普通人身上质朴的倔强与善良。

残酷,是另一个关键词。陌生的国度、残酷的环境、逼仄的空间,一群人变成了笼中待宰的羔羊。在被威胁、殴打、洗脑后,一些人脱掉了身上“被骗者”的印记,变成了诈骗团伙狂热的追随者和“秩序”的维护者,开始不择手段对网络另一端的同胞展开诈骗。逃无可逃,躲无可躲,压抑无比。观众只要结合现实想一想,就会发现影片描述的残酷与血腥是具有现实基础的,而现实更加残酷——也许今天甚至此刻,影片中诈骗工厂中的情节,于境外的某处正在发生——影片就此跳出了电影范畴,直击观众内心。

微光,来自人性。电影毕竟是光影的艺术而非普法纪录片,沉重的基调下也要有一个让观众喘气的“气口”。影片中诈骗工厂里的群像各有代表的角色,他们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开始分化:坚守本心的,是一部分;助纣为虐的,成了另外一部分。例如,不想骗却不得不骗的女主、被迫用所学技术作恶的男主、想有所作为却在异国处处受掣肘的女警官等角色,都在故事中激发出了更强大的信念、更澎湃的动力,通过各自最大努力,选择了善而非恶。

3个关键词是观察影片的一个切口。其中,残酷与微光,都是基于写实的前提。正如导演申奥在采访中所说的:“主创团队在筹备期间曾深入研究海量一手资料,‘逼真’是电影创作过程中最为重视的关键词之一。”

讲好故事“后劲”十足

写实的拍摄手法、表演风格、剧情走向,只是影片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。回顾近年来许多电影,不少都曾在宣发期间打上“据真实案件改编”的标签,而最终观众反映寥寥。所以说,真实只是起点,如何在真实的前提下,用心用情讲好一个故事,才是影片能否获得观众口碑与票房的制胜法宝。

讲好故事,需要在“资料”与“剧本”之间找到平衡点。电信诈骗是社会痛点,要将一个平日经常萦绕在人们耳边的词“电信诈骗”具象化,不容易。如申奥所述,影片筹备和拍摄用了3年,其间从反诈一线公安干警、调查记者等处获得了大量资料,又采访了众多电诈受害者、成功逃脱的幸存者。通过不同人的讲述、不同资料的交织、不同家庭命运的梳理,剧本与剧情才渐渐浮现出来。

讲好一个故事,要在故事的基础上放大“立意”。电信诈骗与反电信诈骗,就在我们身边真实发生。面对令人咋舌的被骗金额,以及诈骗团伙精心设计的骗人伎俩,影视作品如何发挥作用,讲好反诈主题?从《孤注一掷》看,不说很硬的大道理,不扯宏大叙事的大旗,不制造主角光环,也能把故事讲得很棒。通过电信诈骗这个社会痛点问题,关注芸芸众生,关注现实的角落,也展现了剧组的勇气与担当。

一个好故事,会让观众在观影结束后继续思考。在这方面,《孤注一掷》做得较好,看看网上针对影片的火热讨论,都印证了影片的“后劲”很足。电影抛开高大上的口吻,除去伟光正的人物塑造,从真实中来,在真实处发力,用克制的镜头语言,讲了一个人们想了解、能接受并更深刻的故事。让通过影片看到黑暗的人,更加珍惜光明,如是这般,影片带来的思考就有了现实的意义。

电影是艺术形式,也是现实的一面镜子,对现实主义题材来说更是如此。将有形的痛苦展现在银幕上,以免更多无形的痛苦隐没在角落里。立足真实,讲好故事,唤起共情,《孤注一掷》达到了既定的目标,而且做得更好。

现实主义题材“磨刀石”

近年来,国产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明显增多,且各有侧重。从《失孤》《亲爱的》到《百鸟朝凤》《我不是药神》,再到今年暑期档正在上映的《八角笼中》《孤注一掷》,还有即将上映的《学爸》等影片,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呈现出一波小爆发的趋势。

那么,能否据此判断“国产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春天已经到来”呢?从今年暑期档几部影片票房与口碑的双飘红来看,现实主义题材拥有的许多特质,让其成为影视行业的“磨刀石”,能让我国电影行业向阳生长、行稳致远。

一者,现实主义题材影片,能让影视行业“沉下心、做好事”成为习惯。

曾几何时,影视行业经历了一个相对无序的状态。一些圈钱之作,把“流量明星+大IP+炒作”的所谓“爆款公式”玩得炉火纯青。一些票房光鲜但口碑崩塌的影片,收割了观众的“韭菜”,败坏了行业的风气,让人又气又恨。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有个特点,就是没法“玩票就跑”,这类影片筹备周期长、投资体量不大,加上演员选角鲜少找“流量明星”、影片题材没什么炒作角度,这就让踏踏实实写好剧本、拍好电影、演好角色、做好产品的一群人,凝聚在了一起。通过通力合作、不断磨合,将一个个故事尽量不留遗憾地搬上大银幕,有助于整个行业风气的转正向好。

再者,现实主义题材影片,对好演员而言是一次展示自己的舞台。

《孤注一掷》主演张艺兴在影片宣传时,提到了“流量没什么意义”,让人感慨。在片中,不论是独角戏还是群像戏,张艺兴的表现展现出了自己与剧情气质最契合的一面。此外,饰演“阿才”的孙阳、饰演“苗峰”的黄艺馨、饰演“阿天父亲”的林威等演员,都让人过目不忘。演员靠角色立身、扬名,好演员有戏拍、片约不断,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演员行业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纠偏。相信在未来的银幕上,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演员出现在我们面前,带来更多精彩的表演。

一部好的电影,对观众来说,是一次沉浸的体验之感,也是一场心灵之旅。期待中国大银幕上,能够出现更多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,也希望中国的电影人,能通过不同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,找寻更多社会、民生的痛点,唤醒更多社会共识,用光影让善良的人们得到鼓舞,让丑恶的人与事无处藏身。(臧博 何林)

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