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今日报丨身体湿气重如何排湿气(身体湿气重如何排湿)

2023-05-31 12:37:49

来源:车百科

身体湿气重如何排湿气,身体湿气重如何排湿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1、四招辨别宝宝是否湿气重,你一定要学! 湿气太重,宝宝很容易就会昏昏欲睡,也很容易患肠胃不适、皮肤病、呼吸系统疾病等,所以,今天要教大家几招,判断宝宝是不是湿气重!赶紧往下看!孩子体内湿气自检 4 大招 第一招:起床时看宝宝精神状态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看到宝宝特别疲劳,睡不醒,打不起精神来,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,浑身不清爽,人也懒得动弹„„那么可以肯定是体内有湿了。

2、第二招:看宝宝舌苔颜色 “舌为心之苗,又为脾之外候 ”,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宝宝的身体状况的。

3、平时在帮 宝宝清洁口腔时可以注意观察宝宝的舌头,看看舌苔的颜色和厚度。

4、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,舌面有一层舌苔,薄白而清静,干湿适中,不滑不燥。

5、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,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。

6、如果舌苔白厚,看起来滑而湿润,则说明体内有寒;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、发黄发腻,则说明体内有湿热;如果舌质赤红无苔,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。

7、 第三招:看宝宝的食欲 从中医角度来说,湿气重导致脾胃退行,因此,人都会感到胃口不好、食欲不振。

8、宝宝如果不愿意进食,则说明很可能是湿气了。

9、 第四招:入厕时看大便 宝宝入厕后,可以观察一下大便。

10、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,一箱水还冲不净。

11、不方便观察马桶的,也可以观察手纸,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,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,也说明体内有湿了。

12、另外,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。

13、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,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。

14、体内有湿的情况下,大便的颜色发青,溏软不成形,总有排不净的感觉。

15、时间长了,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,则百病丛生。

16、 帮孩子“祛湿”这样做 一、常通风,多抽湿 其实,湿还分 " 外湿 " 和 " 内湿 "。

17、外湿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天气潮湿或因涉水、淋雨或居家潮湿,湿邪入侵体内导致的。

18、许多人起初可能是外湿,为了祛湿而饮用了过多的凉茶,或食用了过多的生冷食物,伤了脾胃,导致脾虚,不能运化水湿,湿滞自然就内生,于是外湿就变成了内湿。

19、 祛外湿,不要让宝宝长期呆在潮湿的地方,也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玩耍。

20、湿气大、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,但最好仍保持通风,室内多抽湿。

21、特别是阴雨季节,不妨多开抽湿机或者暖气,让室内保持干爽。

22、这样对宝宝避免患上皮肤病是很有帮助的哦!另外,不干的衣服不要勉强去穿着,要注意帮宝宝保暖,不要受凉。

23、 二、多运动,排湿邪 在所有的排水方法中,运动出汗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一种。

24、健康管理专家认为:夏季里,从事适度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,提高机体的抗病力,还可以助消化、促进气血流通,进而防止内生湿邪的产生。

25、因为小孩喜欢跳来跳去,出汗机会多,对排湿作用大。

26、 同时,运动时身体微微汗出,还能带走体内多余的水分。

27、建议最好选择在清晨或晚间相对凉爽时进行运动,在运动锻炼过程中,出汗过多时,可适当饮用绿豆盐水汤,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,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、淋浴,以免宝宝着凉。

28、 三、巧喝祛湿汤 如果宝宝是属于内湿型,妈妈不妨选用淮山、苡仁、扁豆、玉米等既有祛湿又有健脾功效的材料给宝宝煲祛湿汤。

29、 在饮祛湿汤前,还要分清湿的性质是 " 寒湿 " 还是 " 湿热 ",对症用料效果才更好。

30、寒湿的人舌苔白、腻、厚,口淡,甚至感到甜,在同样的室温下,比别人易感到冷,喝热水会感到更舒服。

31、湿久困于体内,就会郁久化热,变成了湿热。

32、湿热者舌苔黄、厚、腻,口干苦,大便烂、不爽,小便黄。

33、 寒湿者喝祛湿汤,可选用草豆蔻 10 克、扁豆 30 克、玉米 100 克、茯苓 50 克、高良姜 15 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,来温阳化湿。

34、湿热者可选用高良姜、扁豆加溪黄草 30 克、土茯苓 30 克以利湿清热,或直接煮溪黄草水来饮用,其有很好的祛湿、清热的功效。

35、 四、少吃冷甜食、湿滞的海鲜 预防湿症要从生活习惯的改变开始,在饮食上,宝宝要少吃冷食、甜食,少饮酒,少吃油腻食品,多吃温热的食物,减少湿病之源。

36、家长在做菜的时候,可以适当放些姜片,姜是温性食物,有祛寒化痰的功效。

37、也可以适当让宝宝吃些佛手瓜、木瓜、冬瓜、苦瓜、红小豆类食物,对预防宝宝湿症有很大帮助哦! 另外,还要少吃虾、蟹等湿滞的海鲜。

38、脾胃湿则容易引起过敏,湿困脾胃,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,虾、蟹等湿滞的海鲜,此时应适当少吃,况且这些高蛋白食物难消化,过多进食也会增加脾胃负担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